[揭密第四者]揭密历代定都的风水依据

2021-05-08 │ O型血

揭密历代定都的风水依据

芳野书馆

 

历代“定都”北京的惊天

风水秘密
2004年,一座据说能够解释当年清朝为什么要把首都定在北京的大型石碑,在位于宣武区原北京方便食品厂院内的一间办公室地下被发现。但是,直到今天,对于定都北京之谜还是尚未完全解开。

揭密历代“定都”的风水依据

 

今天,郑博士将目前国内几种典型的说法辑录如下:

一、历朝都有自己的北京优势论

金、元、明、清定都北京都是依据了各自的北京优势说。

金人认定,燕都地处雄要,北依山险,南压中原,若坐堂隍,俯视庭宇,是看中了北京的地理环境。北京在地理位置上的确独特,它为中原北方门户,有人讲它是中国的“龙眼”所在。它面平陆,负重山,南通江淮,北连溯漠,可称得上是“财货骈集,天险地利”,实为汴(开封)、洛(洛阳)、关中(西安)、江左(南京一带)皆不及也。


 

揭密历代“定都”的风水依据

元代在辽金的基础上建立大都,这是蒙古贵族认识到北京位于东西地势的交汇点上,又君临[最新消息价格户型点评]南方,进可以扼控全国(事实也是如此,从北京南进的军事、政治行动基本上都是成功的:蒙古铁骑的南下,燕王朱棣的南下,清兵的南下,袁世凯的南下等等),退可以依托故地漠北,卷起首饰,骑上马,一溜烟就会遁入故地,这是以地利人和的建都原则为依据的。

 

揭密历代“定都”的风水依据

明代建都北京,在老北京人的传说中是件有神秘色彩的事,徐达在刘伯温的授意下以射箭定都的传说,仿佛说明北京之成为首都是很偶然的。其实,明代迁都北京,有极为充分的历史、文化、政治、军事、经济、个人情感的原因。它是中国文明从西向东迁移变动的结果。

揭密历代“定都”的风水依据

明开国定都南京,赖以推动全国,是符合明代人定都原则的,但蒙古势力返回并峙持于漠北,随时可以卷土重来,如不全力守卫边疆,可能出现北宋第二。北京的地缘位置属交通要冲,占住北京,就挟制了西北到东北、北方到南方的四条关口(这是四条生命线),北京城外有太行山、军都山、燕山,地势高峻,明代人认为“以燕京而视中原,居高负险,有建瓴之势”,“形胜甲天下,层山带河,有金汤之固,诚万古帝王之都”。

二、300多年以后,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同志代表全国人民的意志,决定把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

揭密历代“定都”的风水依据

对于新中国的定都经过,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据说当时毛泽东曾经向时任东北局城市工作部的部长王稼祥咨询,他说,我想听听你的意见,我们的政府定都何处呢?历朝皇帝都把京城不是定在西安就是开封,还有就是南京或北平。我们的首都定在哪里最为合适呢?王稼祥片刻思考之后回答说,能否定在北平。


毛泽东要他谈一下理由,王稼祥就分析说,北平,我认为离社会主义苏联和蒙古人民共和国近一些,国界长但无战争之忧。而南京虽然虎踞龙盘,地理险要,但是离港澳台近一些。西安又似乎偏西了一点,所以我认为北平是最合适的地方。对王稼祥的这一番话,毛泽东深以为然。

1949年3月5号在西柏坡召开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豪情满怀地宣布,新中国将定都北平。

揭密历代“定都”的风水依据

当然,定都北京最重要的原因是政治上的考虑。蒋介石反人民的政权定都南京,毛泽东把人民的政权定都北京,这种针锋相对既反映出毛泽东的伟人个性,更反映出两种不同政权的根本对立。毛泽东明确地讲过:“蒋介石的国都在南京,他的基础是江浙资本家。我们要把国都建在北平,我们也要在北平找到我们的基础,这就是工人阶级和广大的劳动群众。”(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出版的《首都中国:迁都与中国历史大动脉的流向》一书)

揭密历代“定都”的风水依据

 

三、究竟什么是历代都城选址的风水依据?

历代都城之选址,大都以“相形取胜”等风水原则为重要依据。形胜指山川河流、地理形势及物产优胜等自然环境。北京古城乃元、明、清各朝定都之地。在中国,历朝选址定都,均有风水和易学论证,所谓“自古建都之地,上得天时,下得地势,中得人心,未有过此者也”。


然而,自明、清以来,北京古都的风水形胜及其生态环境,已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就其自然条件而论,北京城内,据明代崇祯八年(1635年)刊印的《帝京景物略》记载:“皇城西,古木深林,春峨峨,夏幽幽,秋冬岑岑柯柯……”俨然一派古木林深、遮天蔽日之景象。当年北京周围松林稠密,道路上只可容一人骑马前行。茂密的山林,也带来丰盛的水源。钓鱼台、玉渊潭、金鱼池等地,常年泉水涓涓,许多地方“泉从地涌,一决而通”。如今北京之形胜,可谓地势犹在,而面貌皆非了。

 

揭密历代“定都”的风水依据

中国的城市一般是先做建筑,然后再做城圈,元大都[最新消息价格户型点评]则是历史上少有的统一规划、统一建筑、统一搬迁的都城。

“辨方正位”是中国传统建筑在选择基址与规划布局上的一个重要原则。风水理论又称作“方位理论”。北京的选址非常讲究。北京的位置,无论是从朝阳方位看还是从正阳方位看,都是“背山、面水、向阳”。

“相土尝水”也是建筑选址的一个基本原则。民间所流传的“水土不服”,主要是就水土质量而言的。清代注重养生之道的乾隆皇帝认为,水质好的标准是“其味贵甘,其质贵轻”。他曾命令内务府特制一银斗,以较量天下各大名泉的水质。结果发现只有北京的玉泉之水和承德木兰围场附近的伊逊之水水质最轻且味甘。为此,乾隆还特地撰写了《御制玉泉山天下第一泉记》。

明、清北京城风水格局之讲究、文化内涵之丰富,堪称中国历代京城之最。明、清北京城在整体规划和建筑设计上,运用了易学中极为丰富的文化方位和象数义理,这些内容本身就是风水的理论基础。

揭密历代“定都”的风水依据

老北京城有不少入水口:

1像内城的入水口是北侧西面的积水潭水关和西直门南侧的金水河水关;

2、紫禁城护城河俗称“筒子河”,其入水口在筒子河西北角外沿西侧偏南,系一个双孔暗道;

3、紫禁城之内金水河(在正五行方位中西方属金,来自西方的河水称作“金水河”)的入水口为今神武门西面筒子河内沿的单孔暗道。它们均在西北乾方即“天门”方位。

4、北京内城水系的出水口,均设在东南巽方即“地户”方位(入通惠河)。

按照风水学的理念,水主财,水来之处谓之天门,若不见源流谓之天门开;水去之处谓之地户,若不见去处谓之地户闭。天门开,象征财源不断;地户闭,象征财用不竭。

与此相应,在建筑设计上,北京内城城墙的西北角和筒子河西北角的外沿,都缺一角。西北之天门方位缺一角,谓之“天口缺”,象征天门开。入水口和出水口均为暗道,分别象征天门开和地户闭。

当年明代迁都北京时,将元大都的北城墙往南缩回不多不少整五里,而且,为了避开水面广阔的太平湖,不惜将西北方向的城墙缺一角,其道理与筒子河西北角外沿缺一角有异曲同工之妙,两者都与入水口空间方位的安排密切相关。

所谓“水主财”,是指水多之处地面上的资源丰富,民多富裕;反之,则地面上的资源匮乏,民多贫困。以西北之天门、东南之地户分别为入水口和出水口,是因为中国的地势在整体上为西北高、东南低,如此安排,水流较顺。

揭密历代“定都”的风水依据

 

四、博友提出过的相关理由:

1、北京在清朝入关之前已经作为元,明,两个朝代的都城了。可以说是一个帝王之都,文化底蕴和经济条件都相对发达。

2、北京的地理位置优秀,北望长城,东濒渤海,易受难攻,而且离满清的大本营沈阳位置较近,进可攻,退可守,实在是不可多得的天然都城。

3、北京作为当年大明的国都,满清的定都技巧显然是“占都城已诛复国之心”。试想一下,国都都被别人占领了,复国的信心和锐气一定是大不如前了。这是从思想角度分析的。

4、在北京建都的成本相对较低,而如果重新建立新都,则太耗费生产,对于一个刚刚趋于稳定的国家来说是不利于统治的。而且当年清人在中原、江南杀伐太重,如果建都于这些地方显然不得民心。5、因为北京的地理位置可以控制中国南北两边的经济,而且北京还是南北交通,经济交流的一个中转中心,其次北京靠着渤海,还有利于自身经济的发展~~~

揭密历代“定都”的风水依据

 

五、阴阳八卦能揭秘定都之迷

 

在中国5000多年辉煌灿烂的长河历程中,从古到今,走过无数朝代更替,让人最容易记忆的便是历代朝廷的首都选址及相应带来的文化宝藏。“他们”作为天子选来选去,为什么逃不出“八卦之炉”就那四个方向呢?这四个方向为什么没有直接明显地标识在八卦图中呢?

为什么这四个方向有两个方向多次被“天之骄子[最新消息价格户型点评]”相中呢?......带着这系列的疑问,让我们走进八卦图中,去亲身感受下阴阳五行原理带给我们的神秘空间......

大家从八卦图中可知,有震、巽、离、坤、兑、乾、艮、坎。震为东为雷,巽为东南为风,离为南为火为电,坤为西南为地,兑为西为泽,乾为西北为天,坎为北为水,艮为东北为山。

震为(东方,春分)出身,巽为(东南,立夏)缤纷,坤为(西南,立秋)工作、用事,兑为(西方、立秋)成熟,乾为(西北、立冬)收割,坎为(北、冬至)交合,艮为(东北、立春)新生。

 


又12属相和时辰:子(23-1)鼠,丑(1-3)牛,寅(3-5)虎,卯(5-7)兔,辰(7-9)龙,巳(9-11)蛇,午(11-13)马,未(13-15)羊,申(15-17)猴,酉(17-19)鸡,戌(19-21)狗,亥(21-23)猪。

一年有十二月,有21节气,每月有2个节气,为什么在八卦图中只有八个月相应的节气,而另外四个月的节气呢?它们的节气该如何呢?这对我们了解清楚皇都[最新消息价格户型点评]的选址是必须要能懂的。其实,八卦图里是八个月16个节气。即艮(立春、雨水),震(惊蛰、春分),巽(立夏、小满),离(芒种、夏至),坤(立秋、处暑),兑(白露、秋分),乾(立冬、小雪),坎(大雪、冬至)。即它们都是四季里每季的前两个月的节气,那后来的四个月,即三、六、九、十二月的那里去了呢?

揭密历代“定都”的风水依据

在阴阳学里,三、六、九、十二为辰、戌、丑、未,都是为土为四季之末的月份。土代表的是收藏,在上古时代,当时洛书、河图的出现是在洛河一带出现的。(因此古以西安和洛阳为中国中心点)


戌为秋季之么,藏干辛丁戊,形成火生土,土生金,最终是金的体现,也为秋季之象。 (白虎)

丑为冬季之末,藏干癸辛己,形成土生金,金生水,最终是水的体现,也为冬季之象。 (玄武)

未为夏季之末,藏干乙己丁,形成木生火,火生土,最终是土的体现,没有最终体现夏象。(朱雀)

辰为春季之末,藏干乙戊癸,形成水生木,木克土,最终是克的体现,没有最终体现春象。(青龙)


因此,自古至今,历代朝廷皇都[最新消息价格户型点评]都是围绕在戌、丑、未、辰四个方向来选址。但,凡是在辰、未即东和南两个方向选址作皇都都不稳定,特别是在东边选址更是如此。因为,他们没有符合阴阳方位之象的体现,所以在这两个地方做皇都和打仗起兵的发源地、所至朝代不会长久。

再看,戌地之金秋象,秋为收获,秋为乾、为父、为天;丑地之北冬象,北为水,为阴阳交合、为新生。它们所藏之干都为之季相生所得,故为正气。所以,中国自古都是在戌地和丑地建国立都,(西和北)特别是在明朝之前,中国风水之龙是沿着黄河“之龙”盘穴之地定都。到了明朝,因开国之都选在南方未地,(南京)未能真正体现季象,故到来朱元璋之孙为能压住龙穴,有朱隶撰朝定都北京彻底疏通京杭大运河。由此,黄河之龙脉断,长江之龙脉兴为北地之丑水冬象,以后北都延续至今。


又,辰为龙,未为羊,戌为狗,丑为牛。龙宜藏不宜透,羊为吃草,狗为看家,牛为耕地。狗为忠,牛为勤,这就是中国自古为什么讲忠为先,勤为业的道理!

揭密历代“定都”的风水依据

 

北京城龙脉之一:

天寿山是北京城的龙脉主山

 

永乐时人徐善述认为地理家以山名龙,是因为山之变态,千形万状,或大或小,或起或伏,或逆或顺,或隐或显,蜿蜒起伏,只有龙才具有这样的变化,故名之为龙脉,取其潜现飞跃,变化莫测之意。为何要称为脉呢?盖因人身脉络气血运行,而决定人之禀赋。凡人之脉,清者贵,浊者贱。龙脉就像人之脉络一样运行不息,如有生气贯注,故审山之脉络走向,而能识其吉凶美恶。龙主要是指山之外形,脉是专指隐藏于山里的生气。故曰识山易,认脉难。

 

龙,是一种被古人神化的动物,它本身并不存在,是古人心中虚拟的精神化身。它超越了一切动物属性,上升为形而上的本体存在。一方面它具有真实物质的存在,如具有肉、骨、毛,能行,能飞,另一方面它又具有超现实的精神存在,是宇宙中元气的化身。龙脉,脱胎于龙这种神话动物,脉原指人体之经脉,古人认为宇宙与人是一体的,人之脐是与宇宙的元气相通的,《朱子语类》云:


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二气交感,所以化生万物,这便是天地之塞吾体,天地之帅吾其性。


龙脉便是宇宙元气如线一样注入人体而潜伏于地中样,有起有伏,如人之经脉,外化而为山与水。山虽然静止不动,但一高一低,绵延不绝,如气行于其中;水蜿蜒曲折,依山而行,就好像是把山里的气给带了出来。


在古代,龙被定格为最高权力即皇权的象征,奇怪的是这种权力作为可视存在即龙的形象存在时,普通百姓,不能擅用。但作为精神支柱时,百姓可以占有它,比如百性修宅造墓,可相地寻找龙脉。一旦百姓在龙脉上建房构墓,百姓就拥有了生气即龙脉,有龙脉护持,一样可以成为帝王。这是古代的人们把龙即最高权力普遍化的精神理念。统治者利用它,可以神化皇权的神圣与神秘,为自已的统治延续寻找到合理的解释;普通百姓利用它,可以为自已找到荫庇后人的吉兆和发迹的预言。


龙脉,在古代实际上是成为全社会的一种动力而存在的,皇帝依赖它而立于万世不拨之基,百姓依赖它而坚定生活的信念。


古人把这一神圣的动物即龙赋予山上,山而因此神化,成为宇宙元气的化身。事实上,“万物皆有情”,是古人认识事物的普遍规律,山脉被神化了,具有了神性,这种思想我认为是和先民们靠山生衍繁息有很大的关系,认为山是人生息之本,所以我们古人建城必靠山,建阴宅必选山,死后魂归于山。

 

揭密历代“定都”的风水依据


为什么山具有如此巨大的力量?


我先把紫禁城的龙脉找出来,然后再来回答这个问题。


古人建城必寻龙脉,这是无容置疑的,紫禁城的龙脉也就是北京城的龙脉,因为紫禁城是北京城的中心,是龙脉所归宿的地方即龙穴,所以我们只要把北京城的龙脉认识清楚了,那么紫禁城的龙脉也就清楚了。


按中国传统堪舆思想即风水思想,定龙脉是建城的首要原则,即建城之前先寻龙脉,道理如建圹墓之前先寻山一样。而龙脉不是随意可寻的,它与其他事物一样也有一定的法则,定龙脉要望势、察迹、辩形、观色即要求山脉具有深度、广度、有萦绕之气,有五章之彩。在定龙脉的法则中,最重要的是望势,所谓望势即要求龙脉来脉悠远,认脉归宗,生气连贯,气势磅礴,这是定龙脉的根本。也就是说龙脉悠远,才有深度,才有根本,才显气势,所以定龙脉要认脉归宗,否则龙脉浮躁。而这“根”、“宗”、“源”又指的是什么呢?实际上说的是龙脉即山脉所发源的地方,龙脉源头愈远,则愈有气势。因为山即是气,山大,则气大。

 

揭密历代“定都”的风水依据


那么,天下龙脉发源于何处才是最有气势的龙脉?


这就是昆仑山。


在中国人的世界观中,昆仑山具有两重性:一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大山,上通天,下通地,山上百神集结;二是地理上存在的山,是万河之源、万山之宗。所以古人认为昆仑山是天下的祖山,天下诸山皆发脉于昆仑山。


关于昆仑山是天下的祖山,史籍记载颇多,最早的莫过于屈原的《楚辞·橘颂》:

揭密历代“定都”的风水依据

 

凭昆仑以瞰雾露兮,隐岷山以清江。

言岷山、清江源于昆仑山。


相传为汉代青乌先生所著的《青乌先生葬经》云:


气结昆仑,形象质朴,既分南北,则南龙阳而清,北龙阴而浊。有始必有终,有行必有止。如而复终,止而又行,实昆仑主之也。


昆仑山是宇宙之气凝结而形成的,外表质朴,分为南北二龙脉,有始有终,有行有止,终而复始,止而复行。


唐代杨筠松《青囊海角经》云:


山之发根脉从昆仑,昆仑之脉,枝干分明,秉之若五气,合诸五形,天气下降,地气上升,阴阳相配,合乎德刑,四时合序,日月合明,相生相克,祸福悠分,存亡之道,究诸甲庚,天星凶吉,囊括虚盈。

揭密历代“定都”的风水依据

 

昆仑山是天下的祖山,所有的山脉皆发脉于此,枝杆分明,秉五气,合五形,天气从这里下降,地气从这里上升,阴阳相配,四时合序,日月合明,相生相克,昆仑山浓缩了宇宙的一切生发之道。


南唐何涛《灵城精义》云:


高大如雪山齐天,不见其顶;绵亘如雪中之应,不见其来;丛集如昆仑八方之蟠踞,不见其分,则天下万派之山皆祖于此,此亦何以言祖言?故以都权之星名也。大抵权星多土金之体,盖惟土金能绵亘也。若水土火多作祖星,以其活动而卓立,则为分形矣,则宇宙间惟土石为大为盛。


宇宙间以土石为大,因为权星以土金为体,而土石最常见的表现形式则为山,山高大不见其项,山绵亘不见其来,山蟠踞丛集不见其分,惟昆仑山为是,它是天下万脉的发源地。


明代刘基《刘基堪舆漫典》云:


昆仑山祖势高雄,三大行龙南北中。分布九州多态度,精粗美恶产穷通。


昆仑山雄伟高大,是天下的祖山,南北中三大干龙皆出自昆仑山。


明人徐霞客跑遍大江南北,搜寻南干龙凡40年,其目的就是为了证实他的家乡金陵(今南京)与昆仑山一脉相通。

 

揭密历代“定都”的风水依据


清代所编《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引《天下山川海岳大势图》云:


论天下之大势者,必周乎山川,山者水之源,水者山之委,诸山皆发脉于昆仑。

从战国时代的屈原到清代,昆仑山是天下的祖山之说,从未改变过。昆仑山气势雄伟,是宇宙间最高大的山,风水认为它秉五气,会阴阳,合五形,主存亡,由此发端出五支山脉,其中三支向东南进入中国,分为北干、中干和南干,这三大干就是中国历代视为龙脉走向的山脉。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说三大干是:长江与南海之间所夹的南干龙,即岭南诸山脉如武夷山、衡山、天目山等,龙脉尽于南海;黄河与长江之间所夹的中干龙,即淮南诸山脉,如嵩山、大别山、钟山等,龙脉尽于东海;黄河与鸭绿江之间所夹的北干龙,即漠南诸山脉,如太行山、燕山、军都山、天寿山等,龙脉尽于黄海。


其中北干龙,《论北条干龙脉络》说北干龙起自昆仑山,从破军山起分为五枝,一枝为壶口、太岳山,一枝为析城,西折为雷首山,一枝为太行山,一枝为恒山,一枝为燕山。

 

《天下舆图总考》云:


天下之山三大干,北干起自昆仑阗颜至白登西,一枝为壶口、太岳,南析城,历恒山,钟燕山,转天寿,尽于碣石、海堧。


从《天下舆图总考》所记,可知北干龙起自昆仑山,终于天寿山,天寿山为龙脉万里而来的聚结之处。北京城位于北干龙之上,天寿山是北干龙的正结,即北京城的龙脉镇山(玄武山)。据明永乐时国学博士徐善述《人子须知资孝地理学统宗》记:


北干最长为燕京,今京师也。


夫南干正结为南畿及我太祖高皇帝孝陵在焉,中干正结为熙祖(泗洲)、仁祖(凤阳)二陵中,结为我(承天)献宗皇帝显陵,北干正结为今日京师既天寿山(昌平州),列圣陵寝三干之尽惟我朝独会其全。回视唐虞以来或得正干之一或得分干之一者,亦能衍数百年之基,则我皇朝三大干之全福力量,真亿万斯年可预卜于兹也。

揭密历代“定都”的风水依据

 

北龙有燕山,即今京师也。从燕然山脉尽于此,故曰燕山。昔昭王筑黄金台以招贤者,因又称金台。古冀州地,舜分冀东北为幽州,故又谓之幽都。按丘文庄公《大学衍义补》云:“虞夏之时,天下分为九州,冀州在中国之北,其北最广。腕舜分冀为幽并荣,故幽与并管皆冀地也。”杨公云:“燕山最高,象天市,盖北干之正结。”其龙发昆仑山之中脉,绵亘数千里至于阗,历瀚海之玄、屈、曲,出夷入歙,又万余里,始至燕然山,以入中国为燕云,复东行数百里起天寿山,乃落平洋,方广千余里。辽宁辽西两枝开截,黄河前绕,鸭绿后缠,而阴、恒、太行诸山与海中诸岛相应,近则滦河、潮河、桑河、易河并诸无名小水夹身数源,界限分明。以地理之法论之,其龙势之长,垣局之美,干龙大尽,山水大会,萦黄河,扆天寿,鸭绿缠其后,碣石钥其门,最是合风水法度。……若以形势论,则幽燕自昔称雄,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南襟河济,北枕居庸,苏秦所谓天府百二之国,杜牧所谓王不得不可为王之地。……燕蓟内跨中原,外控朔漠,真天下都会。……形胜甲天下,扆山带海,有金汤之固。……惟我皇朝得国之正,同乎尧舜拓地之广,过于汉唐功德隆盛,上当天心,下秉地气,真万世不拨之洪基也。


徐善述从明王朝的角度出发,认为明王朝王气占尽了三大干之龙脉。明太祖朱元璋的孝陵占有南干龙即钟山,中干龙为朱元璋的祖父熙祖、仁祖二陵占有。北干龙正结为京师天寿山,为永乐皇帝占有。北干龙所在地理最广,燕山最高,其龙发脉于昆仑山,历经万里而结于天寿山,以形势而论,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南襟河济,北枕居庸,是杜牧所谓王不得不可为王之地。所以徐善述说:“惟我皇朝得国之正,同乎尧舜拓地之广,过于汉唐功德隆盛,上当天心,下秉地气,真万世不拨之洪基也。”但徐善述所说三大干龙是指明王朝的三大干龙,与上文《论三大干龙》所说中国三大干龙的分布不同,明王朝所占的三大干龙范围比较小,它把中干龙钟山当成了南干龙。


北京城的龙脉起自昆仑山,经太行山从西南走东北山脊,巍巍太行山山脉蜿蜒逶迤自南向北奔腾而来;浩浩燕山山脉,重峦叠嶂,自西向东罗列簇拥。北干龙是天下最长的龙脉,龙发昆仑山之中脉,绵亘数千里至于阗,历瀚海之玄、屈、曲,出夷入歙,又万余里,始至燕然山,复东行数百里起天寿山,如“万马自天奔腾而来”,天寿山为其龙脉所凝结,龙脉至此,乃落平洋,方广千余里。


万里龙脉,遮天蔽日;

气势磅礴,端崇尊贵;

秀峰层集,景象深远;

云气霭霭,四时弥留;

阳光返照,紫色如盖;

石润朗明,流泉凛冽;

土香甘腻,河川如泻;

气冲沛于天地,盘结于燕云。


北京城就建在天寿山俯视之下的“方广千余里”的平原上,此地干龙大尽,山水大会,形胜甲天下,连山带海,有金汤之固。


徐善述称:世代明皇陵占尽三大干之全福力量,北干龙正


结为今日京师既天寿山,天寿山为北干龙的正结之龙脉。


天寿山为何是龙脉千里而来,悠然而止所凝结的龙脉主峰?


唐代杨筠松《青囊海角经》认为:


大龙巨干,万仞千峰,俏然而来,幽然而止。其顿也,若降众山而臣之;其伏也,若怀万宝而藏。掀天揭地,襟江带海,幽奇远秀,依稀天汉之间。


他提出了凝结之山必须具备的条件:“顿”或“伏”,所谓“顿”就是龙脉之显之露,居于周围山峰的主要地位,端崇尊贵;所谓“伏”就是龙脉之藏之潜,蕴含无限生机。


那么,天寿山是否具备这个条件?


《明一统志》称:


在府北一百里,山自西山一带东折而北,至此,群峰耸拨,若龙翔凤舞,自天而下,其旁诸山,则玉带、军都连亘怀抱,银山、神岭罗列拱护,势雄气固以奠三陵,名曰天寿山,实国家亿万年永安之地。


天寿山为万里而来的山脉的凝结,气势磅礴,仿佛从天而降,势雄气固,为众山所拱卫。


《天寿山部汇考》亦称天寿山:


千峰圭挺,万嶂螺分,蜿蜒若游龙鼓涛,开闪若翥凤凌汉,天然异秀。


显然,天寿山是龙脉巨干之顿之显,它“千峰圭挺,万嶂螺分”,降银山、神岭以拱护,使玉带、军都以环抱,端崇尊贵,横互磅礴,为万里而来的龙脉之顿。天寿山前为广阔的平原,龙脉至此便潜入地中,是为藏,永乐建紫禁城时,于宫城北累筑万岁山(今景山),以之为龙脉的龙穴脊山,把潜入地中的龙脉引出,成为紫禁城的龙脉镇山(见第四章),它西连昆仑,走太行,亘燕山,东尽于碣石、海堧,故被称为明朝“亿万年永安之地”。


在永乐迁都北京,营建紫禁城之前,他召集了大量的相地名士,为他寻找“万年吉壤”,最后选定了由江西术士廖均卿挑选的陵区即明十三陵,并以此作为北京城的龙脉,《明太宗实录》记永乐七年三月壬戌,明成祖“车驾至北京”,同年五月乙卯:

上命礼部尚书赵羾以明地理者廖均卿等择地,得吉于昌平县黄土山。车驾临视,遂封其山为天寿山。是日,遣武安侯郑享祭告兴二(工),命武义伯王通董役事。均卿等口受官员(赏)。


永乐十一年正月,天寿山陵建成,命名为长陵。


因为自古帝王阳宅(宫城)和阴宅(陵寝)同属一脉,天寿山不仅是十三陵的靠山,也成为北京城、紫禁城的龙脉镇山,全国的主山,明人王圻在《三才图会》之“中国三大干图”中,特意地标出了“天寿山”,在《中国古代地图集》之明代部分,所选的几幅明代全舆图,都标出了“天寿山”,说明天寿山在当时中国地理堪舆中的重要性。


故《天寿山记》云:


皇陵形胜,起自昆仑,然而太行华岳连亘数千里于西山,海以达醫无闾,逶迤千里于东与此天寿本同一脉,奠居至北正中之处,此固第一大形胜,为天下之主山也。我朝列圣遗弓,并妥于此,斯不独无限,中外有自然之屏障,而王气所钟,真末保国祚于亿万年,镇压沙漠于千百世矣。


天寿山与昆仑山一脉相通,为紫禁城即北京城的龙脉主峰,成为明王朝的镇佑之山。


因此,我认为只有当某山成为这个朝代的护佑之山,护佑之山即此山被选定为帝王的万年所靠之山,那么这座山及其所在的延绵不尽的山脉,才可称为国家之龙脉。


注释:

龙脉:“地理家以山名龙,何也?山之变态,千形万状,或大或小,或起或伏,或逆或顺,或隐或显,支垅之体段,不常囗尺之转移顿异验之于物,惟龙为然,故以名之,取其潜见跃飞,变化莫测,云尔。曰脉者,何也?人身脉络气血所由运行,而一身之禀赋系焉。凡人之脉,清者贵,浊者贱,……审山之脉而识其吉凶美恶,此不易之论也。然龙与脉二者,相因有龙则有脉,无脉则无龙。但龙兼指乎形之显著,而脉又专主乎气之隐微,故曰识山尤难于认脉。”

 

北京城龙脉之二:

昆仑山是天地的中心

 


弄清楚了北京城即紫禁城的龙脉,那么,它为什么要与昆仑山相通?难道说仅仅是为了证实天寿山来脉悠长?这正是本章所要探源的问题。


我们一旦翻开古人有关风水地理的书,就会发现他们都不厌其烦地说某处的龙脉与昆仑山相连,特别是在明代,尤其强调这一点。


那么,昆仑山到底为何物?


上文已经提到昆仑山具有两重性,为了解开此迷,下文就来谈谈它的神性。


据《山海经·海内西经》记:


海内昆仑之虚,在西北,帝之下都。昆仑之虚方八百里,高万仞,上有木禾,长五寻,以玉为槛,面有九门,门有开明兽守之,百神之所在,在八隅之岩,赤水之际,非仁羽莫能上冈之岩。赤水出东南隅,以行其北,西南流,注南海压火;东河水出东北隅,以行其北,西南又入渤海。


昆仑山位于中国的西北方,是天帝的下都,方圆八百里,高万米,山上长有一颗通天的大树,有九座门,由开明兽守护。山上神仙集结。两条大河即黄河和长江皆发源于此,长江由昆仑山的东南角向北行,从西南流入南海;黄河由昆仑山的东北角向北行,亦从西南流入渤海。

揭密历代“定都”的风水依据

 

《淮南鸿烈·地形训》记:


建木在都广,众帝所自上下,日下无影,呼而无响,盖天地之中也。


都广就是昆仑山,建木即神树生长在山顶,是天上众神上下的天梯,它是天地的中心。


《博物志》说昆仑山位于大地的中央,方圆万里,高万米,是众神所居之处,有泉南流入中国,名曰大河。昆仑山周围有八十城环绕,中国居其一分,位于东南角。


根据《山海经》、《淮南鸿烈》、《博物志》这三部古代最具权威性的地理书籍的记载,昆仑山高万米,是天帝的下都,位于中国的西北方,处天地的正中,百神集结,为山河的源头,故古人认为西北为天门。天门意谓能通天之门,通天之门的途径是昆仑山顶上的建木,众神所自上下,便是沿这棵建木而实现的。

 

《河图括地象》云:西北为天门,东南为地户。


《淮南鸿烈·天文训》亦云: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


《易》则把西北定为乾位:乾,天也。


《易纬·乾坤凿度》云:


乾为天门。圣人画乾为天门,万灵朝会众生成。其势高远,重三三而九,为阳德之数,亦为天德。天德兼坤数之成也,成而后有九。《万形经》曰:天门辟元气,易始于乾也。


这样,在中国古人的心目中,昆仑山是一座通天之山,它所在的方位即西北方,就是天即乾所在的方位,亦即日月星辰围绕的方向。


中国古人最讲究二分法,即事物的对立面,昆仑山既被认为是天门所在,能通天,按对立的观念,它也能通地。地是与天相对立的,此“地”便是古人所指的“幽都”,幽都位于地下,所以昆仑山又被古人认为是“下都”(即幽都),为阴曹地府所在地:


《博物志》记:


昆仑山北,地转下三千六百里,有八玄幽都,方二十万里。


昆仑山北,因无太阳的照射,终年幽暗,故于此向地下转三千六百里,即为八玄幽都,方圆二十万里。


《楚辞·招魂》云:魂兮归来,君无下此幽都些,土伯九约,其角疑疑些。


幽都是与阳间不同的世界,是人死后魂魄的归依之处,那里有其角疑疑的土伯九约日夜守护。


《淮南鸿烈·地形训》云:掘昆仑虚以下地,中有增城九重……旁有九井……是其疏圃,疏圃之地,浸浸黄水,黄水三周复其源。


昆仑山下有九重增城,旁有九井,古传说中的所谓黄泉就是从此流出的。


昆仑山是八玄幽都所在之处,是阴间的地犾主土伯九约居住的地方,所以昆仑山又是一座“历主杀罚”的死神之山,故西北又称鬼门,主杀生,《史记》云:不周风居西北,主杀生。


《中华古今注》云:西北方曰不周之山(按:昆仑山),曰幽都之门。


昆仑山既通天,又通地府,所在西北方既是天门,又是鬼门,天门是生,鬼门是死,所以昆仑山是一座生死之山。至此,就可以弄清楚两件事:一是为什么紫禁城西北角楼外要建团城(仪天殿,礼天),内要建城隍庙(地府)(见第四章);二是为什么帝王的阳宅、阴宅要处于同一条龙脉上,原来与西北方昆仑山主生死有着渊源的关系。

 

揭密历代“定都”的风水依据

 

注释:

昆仑山:“《河图括地象》曰地南北三亿三万五千五百里,地部之位起形高大者有昆仑山,广万里,高万一千里,神物之所生,圣人仙人之所集也。出五色云气,五色流水。其泉南流入中国也,名曰河。其山中应于中,最居中,八十城布绕之,中国东南隅,居其一分,是偏域也。”

 

北京城龙脉之三:

紫禁城气上通天

 

紫禁城的龙脉与昆仑山相通,问题还不是这么简单,如果进一步地追问,昆仑山与什么相通呢?


揭密历代“定都”的风水依据

昆仑山与天相通,如何通天?


昆仑山气上通天!


《河图纬·括地象》曰:昆仑山为柱,气上通天。昆仑者,地之中也。地下有八柱,柱广十万里,有三千六百轴,互相牵制,名山大川,孔穴相通。


昆仑山就好比连接天地的巨柱,按古人宇宙的生成理论,山为宇宙的重浊之气所凝结,故昆仑山气上通天,关于山能通气之说,文献记载颇多。


《易·咸》云:山泽通气。


《张河间集·灵宪》云:地有山岳以宣其气。


《管氏地理指蒙·山岳配天》云:山泽通于一气,天地交而为泰。


天地相沟通,必须要靠气来完成,虽然天在上,地在下,二者毫不相干,但有一种人看不见的东西存在着,那就是气,是气把天地连为一体。气是宇宙之本,万事万物皆由气而生成。风水以气为宗旨,定龙脉,实质上是在寻找通天之气。而宇宙间惟山为最大,山脉即龙脉,昆仑山是宇宙间最高大的山岭,为宇宙之气所凝结,它气上通天。龙脉与昆仑山相通就等于与天上的元气相通,故昆仑山被古人当着是万山之祖。因此,我认为紫禁城的龙脉与昆仑山相通,实则与天上的元气相通。

揭密历代“定都”的风水依据

 

那么,气是什么呢?


中国古人认为宇宙最初的形态是虚空即“无”,老子云: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清代大学者傅山《霜红龛集》解释说:阴阳交泰之初,何所有乎?有无而已,别无所有。然无而有者,无可得而名,确乎其有一,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不可闻,不可见,然万物之生者,皆由得此一以生。


也就是说在阴阳二气交泰之初,宇宙间什么都没有即无,无即一,它无形,不可闻,不可见,然而万物就诞生于“无”中。万物即“有”正是从这虚空中诞生的。


宇宙原为无形无色的虚空,从中产生了气,混沌状态的庞大的运动着的气产生了万物。气是没有意志的,也是没有造物主参与其事的。


《礼统》曰:天地者,元气之所生,万物之所自焉。


吕坤《呻吟语》曰: 天地万物只是一个气聚散,更无别个,形者气所附以为凝结,气者形所托以为运动,无气则形不存,无形则气不住。

 

说白了天地万物就是一个气的聚散过程,形是气的依附体,气是形运动的动力。


吕坤又说:元气亘万亿岁年,终不磨灭,是形化、气化之祖也。形者,气之橐囊也;气者,形之线索也。无形则气无所凭藉以生,无气则形无所鼓舞以为生;形须臾不可无气,气无形则万古依然在宇宙间也。


气是无形的,形是气的外壳,气则寄居于壳中,但形不能没有气,无气则形不存,而气就不同了,它是永恒的,无垠的,故杨泉《物理论》云:元气浩大,则称浩天,元气也,浩然而已,无他物也。


气是宇宙生命之源,中国古人的宇宙观,认为气起源于虚空,元气萌动,万物孕育,化而为神,神化而为形。积气成天,日月星辰耀于天;积形成地,山川布于四方。寒来暑往,四时分明,生命衍行,生生不息。


《帝王世纪》云:


天地未分,谓之太易。元气始萌,谓之太初。气形之初,谓之太始。形变有质,谓之太素。质形已具,谓之太极。天地开辟,有天皇氏、地皇氏、人皇氏,天皇大帝耀魄宝。


宇宙之初,天地一体,不可名状,谓之太易即混沌;突然之间,宇宙中萌动出一股气体,带动宇宙运动,谓之太初;有了气,物质的内在之质开始形成,谓之太始;有了质,就产生了形,形以质的不同,而有所变化,谓之太素;物质具有形与质,谓之太极,太极是宇宙万物产生的必备条件;有了太极,这时天地开辟,出现天皇氏(即天)、地皇氏(即地)和人皇氏(即人),万物及生命开始形成。


《管氏地理指蒙·有无往来第一》亦云宇宙的发生过程是先有太易即宇宙的最初混沌形态,气从中产生才出现太初,有了太初,才有形即太素,有了太素才有太极。


《淮南鸿烈·天文训》亦云天地未形成之前,空空洞洞,所谓“道”,就是从虚空中产生的。


《太始天文册》说:太虚寥廓,肇基化元。万物资始,五运终天。布气真灵,总统坤元。九星悬朗,七曜周旋。曰阴曰阳,曰柔曰刚。幽显既位,寒暑弛张。生生化化,品物成章。


宇宙最初的形态曰太虚即无,元气是宇宙大厦的基石,它无处不在,运行无常。


王符《潜夫论》说:上古之世,太素之时,元气窈冥,未有形兆。万精合并,混而为一。其制莫御,若思久之。翻然身化,清浊分明。变成阴阳,阴阳有体,实生两仪。


元气是宇宙生成的最初动力,有了它,才产生了阴阳二气。


所以,气在中国古代被认为是宇宙的原动力,阴阳、天地万物都是由气而产生的。

 

但古人在认识到气产生万物的同时,又认为:气著而神,神著而形,形而有者皆始于无,无变而有,有穷而变,变之道,必复于其初。形复于神,神复于气,往来一气兮。


谭峭《化书·道化》云:道之委也,虚化神,神化气,气化形,形生而万物所以塞也;道之用也,形化气,气化神,神化虚,虚明而万物所以通也。

揭密历代“定都”的风水依据

 

《张载集》云:太虚不能无气,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万物不能不散而为太虚,循环是出入,是皆不得已而然也。


气产生万物,万物又化而为气,天地之间往来变化无穷,都是由气而决定的,正所谓万物形成是气,万物消失则归于气。


气产生于虚空,有了气就形成了天地。气由天降临大地,而大地的功德,就是接载着下临的气。星宿带动天的气,山川带动大地的气,万物依赖天地的气才能生存,因此天地的气,因形体而止,留而下去,与万物合而为一,万物变化生存皆因有气可纳,因而形气合一。宇宙在混沌未开时,是无极(后化成太极)的世界,空无万物,混沌初开时,太极生两仪,两仪化四象,四象变八卦,八卦而变成六十四卦,于是产生了万物。理气是寄托在气象之中,而形体的凝聚产生气象。日月星辰的刚柔之气向上腾升,山川草木的阴柔之气向下凝集。阳气因太易而昌旺,阴气因太极而成就。太极在阳德中是形象,在阴德中是方位。地有四种形势,气从八方而流动,地因气的流动而成形,气在大地积聚而造化万物,因形止而气著,万物得以生生不息。阳气从风而行,乘势四散;阴气从水而行,因受到山的限制而停止。人用五行的行态定万物的形象,用八卦的兴旺断方位的吉凶,用六十甲子的纪年批命运,以八个方位的气之背合审查气数,以六十甲子的虚盈推定岁运吉凶,用六气的新陈代谢审查时令,人类以此顺应大地五德,循环不息。圣人制体作乐,定人伦法纪,建立人道。智者知道人道因大自然的阴阳变化而来,故卜地葬亲,是为了慎终追远,而后人因大自然而得到福荫,因此人道以大自然为始为终的宏大道理,就是造化的成功。

这就是宇宙万物之道,宇宙的气运与人道的兴衰,循环往复,无始无终。它给我们以生命,指引我们走向与“道”合一的归途。在归途上,我们遵循“道”的法则,创造一个与宇宙相交流的天、地、人合一之无上妙境。

揭密历代“定都”的风水依据

 

在这无上妙境里,“气”是宇宙的核心,有“气”才有万物,“气”,最令人向往。我们的古人首先把“气”引入风水中,直接与宇宙对话。追溯之,则始于晋代的郭璞,他所著的《葬书》就是以气为指导,所谓“生气即一元运行之气,在天则周流六虚,在地则发生万物,天无此,则气无以资,地无此,则形无以载。故磅礴乎,大化贯通乎,品录无处无之,而无时不运也”

[17]。他提出了选阴宅要“乘气”、“聚气”、“顺气”、“界气”等概念,从此“气”的理论便成为风水的中心问题,一切具体的风水活动都必须以得气为主而展开。
只要我们明白了“气”这个道理,那么紫禁城的风水思想就迎刃而解了,这正是本书解读紫禁城风水思想的核心所在。


世界的本原是太虚,太虚就是气,天、地、人合一的基础就是气。


为了使北京城作为明王朝永昌的基业,动用了全中国的山脉分布与走向,昆仑山、太行山、燕山,这些庞大的高峰雄岭,在中国文化源流中,是无比神圣的山脉,它们成为北京城最坚实的基石,所谓“宇宙间惟土石为大”。从昆仑山到燕山,这条巨大的山脉,横亘于中国的北方,是一道最坚固的天然屏障,“中外有自然之屏障,而王气所钟,真末保国祚于亿万年,镇压沙漠于千百世矣”。北京城建在这道屏障之下,可谓天造地设,人心思向。把天寿山作为北京城的龙脉靠山,试想,从昆仑山引来的龙脉之气,全部凝聚于此,天寿山之气,该是何等之大之重,北京城所承载的上天之气,又是何等的充沛。那么,明王朝所祚享的王气,又是何等的悠长啊!


中国人讲究一脉相承,昆仑山气上通天,秉天之元气。紫禁城的龙脉起自昆仑山,则同样秉天之元气。元气是宇宙生命之源,那么北京城即紫禁城就会充满生气,成为万代永固的基业。在明清时代的诸多典籍中,不厌其烦地言北京城即紫禁城的山脉走向与昆仑山相连,在其背后,实际上隐涵着中国古人对宇宙的认识和所形成的宇宙哲学思想:


气是万物之源,亦是万物之本。

 

紫禁城风水

 

中国古代建筑最精彩的地方就在于它融入了天地山川,与宇宙互渗,反映了建筑的主人宏大的精神面貌,是统治者主宰世界的表现。以自己为宇宙中心的思想是我们古代建筑的精髓。无论前代的建筑是否被焚毁,统治者都可以把这一思想贯穿于城市的营造之中。

揭密历代“定都”的风水依据

 

明代北京城就是永乐皇帝在元大都的废墟上建造的一座中天之城,天、地、人是这座城市最完美的风水表现印象。


紫禁城的风水思想反映了古人宏大的宇宙思想,紫禁城通过万岁山、金水河、天寿山、燕山、太行山与昆仑山一脉相连,通过山把天上的元气引入紫禁城之中,藏于天地乾坤交会之处,这是紫禁城的宇宙生成之道即“气”。天上以北极星为中心,所有星宿皆围绕着它而布局,北京城以中轴贯穿全城,使天下所有的山川皆围绕着它而分布,皇帝坐镇太和殿,如北辰贯乎中天,“南面而听天下”,这是紫禁城的宇宙结构。北京城以中轴为界,分为东、西两半,以东属阳,以西属阴,以太和殿为中心,它的左边是阳,太阳升起的地方,它的右边是阴,太阳落下的地方,这是紫禁城的宇宙时空。紫禁城由五大元素组成,土在中央,水在北方,金在西方,火在南方,木在东方,宫殿因此而建。内廷东西六宫按坤卦卦象而建,东西七所按北方七宿星座而列。日东月西,天南地北,分布在紫禁城的四方,紫禁城的东边生成阳四命卦,西边生成阴四命卦,形成北京城两大阴阳宅区,这是紫禁城的宇宙大厦。人生活于其中,与宇宙相通矣:


“气往来于天地万物之间啊!”


这就是我们的古人所生活的环境。


以风水为建造城市和圹墓的思想,它能把山川、建筑、朝向、命名等纳入一个总体的规划之中,北京城以太和殿为中心,太和殿与天坛、地坛、崇文门、宣武门等互为一个整体,而北京城又与金水河,天寿山、燕山贯为一气,达到涵盖天地万物的境地。城中的建筑、河流走向、宫殿命名等都是经过风水师(不同于现代的建筑设计师)严格而缜密的设计,它能与天地互渗,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城市被神秘化,正是由于它与天地互渗,很多地方是不能更改的,包括影响人们出行的建筑组群等。


过去这门风水学问,不知道宗师是谁,但弟子却遍布天下,他们学问渊博,通“三老五更”。这并不是一门务虚的学问,风水师往往踏遍青山,这其中的甘苦也只有他们自已知道。中华民国之前,从都城到省会,到州、县衙门、到城镇、山村都是按风水法则修建的,随着社会的变革,现在这门学问已成一门绝学了。


在过去,我们的祖辈取名字都要遵循五行相生相克的法则,甚至朝代的兴亡更替也与之有关系,所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承运”即承五德转移之运,《吕氏春秋·应同》讲朝代的更替与五行顺序一致,中国最早的帝王黄帝,以土德而王,被以木德而王的夏朝所克,以木德而王的夏朝,为以金德而王的商朝所克,以金德而王的商朝,为以火德而王的周朝所克,以火德而王的周朝,将为以水德而王的朝代所克,以水德而王的朝代,又将为土德而王的朝代所克,如此完成了这个循环。后来的朝代兴亡亦合乎这个规律,宋代属木,元为乾之意,所谓乾元之气,位在西北,故元属金,依五行之理,金能克木,故元灭宋。朱元璋建国号曰明,明为火,尚红色,火克金,故明灭元。皇太极建国曰清,清为水,水克火,故清灭明。无独有偶,在紫禁城的建筑组团中,也存在着这种生克关系,紫禁城的中心为土,三大殿就建在土字型的台基上,按五行生克之法,紫禁城不能于东方开门,因为东属木,木能克土,如于东方开门,则紫禁城就成为凶宅,那皇帝还敢坐于奉天殿(即太和殿)上?如果东方不开门,那紫禁城只有三门,则东西不成对称。于是明人于紫禁城东开辟东华门,但在门钉上作了相对巧妙的变化,即每扇大门上均为八行九列共72颗门钉,紫禁城其他三门即午门、玄武门和西华门均为九行九列共81颗门钉。为什么会是这样呢?根据十天干方位系统与正五行方位系统相配合的原则,即东方甲乙木,其中甲木属阳木为森林之木,乙木属阴木为花草之木,甲木能克土,阴木则不能克土。又据河图象数法则,三八东方木,即位于东方之天地五行生成数之间的关系是“天三生木,地八成之”,“东方木”相应的“地数”或“阴数”,正好是“8”,故东华门门钉的列数采用至尊之数“9”,行数采用东方之成数即阴数“8”,8乘9等于72为偶数,偶数属阴,避阳取阴,以象阴木,则阴木不能克土。明人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难题。


我们古老的文明就是这样,它是农业经济的产物。从宋元以来,经过农业经济的高度发达之后,我们的文明就进入到人文时代,这种经济模式下的人文特点,就是无论任何方面,都有一个“道”(即“理”)的存在。在我们社会的古代,大到建筑、小到取名字,都十分地讲究,这些本来与一个人或国家的命运兴衰不相关的东西,在古人看来却是千秋万代的事。这种思维即是农业经济模式下的原始思维的延续,即把两件没有任何关系的事联系在一起,并进行直接的互渗,使被互渗的存在物神秘化、合法化。这种思维成为一种集体的表现思维,到元、明时代则把它发展到极至,形成一种模式,即人与天地互渗的媒介是通过处于山川之间的建筑物而实现的。因此我们古代的房屋建筑皆筑于山川之间,创造出惊天动地的形象物――城市,达到人与天地互渗的境地。这种思维远远超出了原始图腾的思维,发展为“道”,成为我们古代社会的最普遍的文化现象。


风水成为集体表现思维,带有一种浓厚的宗教情感,它与它所关注的对象,进行直接的互渗,这种互渗甚至是以我们所能想象到的最高程度实现的。但另一方面,由于这种互渗的直接性从而影响到它不能脱离自身去最好地认识那些使它感到与自已亲密无间的神秘的互渗的存在物。


对这种思维来说,它确定着从某种感觉印象到某种看不见的力量的直接转变。这种直觉能使看不见的东西变成看得见的,或者使摸不着的东西变成摸得着的;它能提供一种对知觉范围以外的东西的感性印象。比如古人所说的“气”、“龙脉”、“阴阳”、“刚柔”、“动静”等概念,古人直接把它形象化,用山、水,用建筑的色彩,用城市的中央基准线等来表现,这种形象感性印象的背后,却是深奥的抽象概念。这种思维的集体表现使被互渗的存在物(如龙脉、阴阳等)完全成为天然的东西。同时它能成功地调动人对外在世界的感知情趣,把人融入其中,直接进行对话和交流,达到物我两忘的境地。


古代的这个“道”,从我们进入封建社会之日起,延续了几千年之久,达到了尽善尽美之境,所以紫禁城所包涵的思想是如此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

 

紫禁城龙穴之一:

 

穴是天地、山川、男女交会之处

我在《北京城的龙脉》中已谈到,气是风水思想中的核心命题,气凝结之处便是穴,明人缪希雍《葬经翼》定名为:

 

夫山止气聚,名之曰穴。


是说山脉止住之地,就是气的凝聚之处即穴,即山能通气,山止则气聚而成穴。言穴为气凝聚之处,最早源于托名为汉代青乌子所著的《青乌先生葬经》中所提出的“穴暖而生万物”之说:


内气萌生,外气成形,内外相乘,风水自成。


内气萌生,言穴暖而生万物;外气成形,言山川融结而成形象也。生气萌于内,形象成于外,实相乘也。

 


青乌子所言之“穴”,有两层意思:一是内气萌生之处,所谓内气也就是生气,有生气,穴才会温暖,才能生成万物,这是穴之本;二是外气成形,所谓“外气成形”,言山川的走向和起伏,为气所凝结,山川是穴的“外气”,只有内外相乘,风水才能自成。在定穴位的时候,外气十分重要,它决定着穴位的尊贵,所谓“龙以脉为主,穴以向为贵”,即外在的山川走向,是构成主从、朝揖、拱卫秩序的主要因素。所以内气是本,外气是形。


晋代郭璞在《葬经》中对“五气行于地中,发而生乎万物”作了进一步的发挥,认为穴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自然形成的穴位:


真龙发迹,迢迢百里或数千里结为一穴,及至穴前则峰峦矗拥,众水环绕,叠嶂层层,献奇于后,龙脉抱卫,砂水翕聚,形穴既就,则山川之灵秀,造化之精英,凝结配合于其中矣。


龙脉千里而来,在它停止的地方,如果前有案山朝揖,左右有峰峦回护,并有河水从龙脉而来的方向流出,那么龙穴就位于其中了。《博山篇》亦称,穴位于坐北朝南的山前与水的环抱之中:


山坐北,面向南。水自西,趋而东,转而北,北有地。何以故,水之抱,抱在北,气斯聚,宜融结,类而推,穴易得。


第二个方面是锁住穴位:

揭密历代“定都”的风水依据

 

谓生气随支垅体质流行滔滔而去,非水界则莫之能止,及其止也,必得城廓完密前后左右环围,然后能藏风而不致有荡散之患。


穴是为了藏生气的,生气有时随山脉而潜伏于地下,有时又随水脉而流动于地表,若遇风吹,则生气有荡散之患,故古人常于水之环绕处求穴。找到穴,就找到了生气,穴是为了给人用的,无论是死去的人,还是活着的人,所以为了把生气留住,必须要有完备的山川,左右环抱如城廓。只有在这样的吉祥地理中,人们才能修造陵墓或建筑城市,让穴中的生气永远为人所用。把北京城建成三座城垣相套的形式即宫城、皇城、内城,宫城位于全城的中心,它被皇城、内城高大的城垣团团围住,因为穴就在宫城内,高大的城垣,一层又一层,穴藏在其中,再无荡散的道理了。


也就是说,生气在地中运行,要使它归于穴中,就必须具备使穴产生“暖”的条件,即郭璞《葬书》所谓:


天地之气,噫则为风,最能飘散。生气,故必藉前后左右卫护区穴,而后能融结也。


这个条件是自然形成的山水环抱的格局,让生气归于穴中,才能实现“发而生乎万物”的目的。这是早期风水大师对穴位的解释,但它只是一个提纲性的说法,具体的穴位到底如何,是什么样子,就没有说明了。至唐代时,穴位之说就具体形象了。


但郭璞这种对穴位的定位,被历代风水师们奉为圭臬。


下面就郭璞对穴位定位的基础上对穴位作进一步的阐释:


古人对事物的认识,是把自身作为互渗中的一个因子,与客观存在物之间建立起神秘的关系,达到互通的目的。古人云:“仰观天象,俯察地理,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即从人自身的特性出发,去观察认识事物,实现“天人合一”的理想。《淮南子·本经训》曰:“天地宇宙,一人之身也;六合之内,一人之制也。”《道德经》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黄帝内经·灵枢》曰:“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也就是王廷相在《呻吟语》中所说的“天地万物一体”。朱子言天人为一体,天亦在人,人即是天,交互相存,而非隔离对立:


问:人去烧香拜天之类,恐也不是。曰:天只在我,更祷个什么。一身之中,凡所思虑运动,无非是天。一身在天里行,如鱼在水里行,满肚子都是水。


《黄帝内经·灵枢》和杨继洲《针灸大成》中关于人体各部分器官和经络穴位的命名,均与天地日月有关,尤其是与山川丘陵河谷等地理名词有关,如海(照海、小海等)、溪(太溪、后溪等)、沟(支沟)、地(地仓)、井(天井)、泉(涌泉、阴陵泉、阳陵泉等)、池(阳池、曲池等)、泽(尺泽、少泽等)、渊(太渊等)、渚(中渚等)、山(承山、昆仑等)、丘(商丘、丘墟等)、陵(太陵、下陵等)、谷(合谷、然谷等),均是将人体比着天地,将天地比着人体的最好写照。

 

那么,风水中的“穴”与人体中的“穴”是否有联系,二者是否是同一回事?历代的风水理论著作都不遗余力地进行了解释,认为风水之“ 穴”为女性生殖器的象征,最具代表的为唐代杨筠松所著的《青囊海角经》和唐代卜应天所著的《雪心赋》两部风水理论著作。


《青囊海角经》认为风水之“穴”是母孕育胎息的地方:


认气于大父母……认气于方交媾,看胎伏星;认气于成胎育,看胎息星……全胎、保胎、破胎,是为做法。挨生傍气,或为胎壳成胎,或为子救母腹,胎煞逢生,或为借母养子,或为以子救母。


《雪心赋》亦认为风水之“穴”是女性之怀胎、生产的地方


体赋予人者,有百骸九窍;形著于地,有万水千山。……胎息孕育,神变化之无穷;生旺休囚,机运而不息。……胎,指穴言,如妇人之怀胎。……息,气也,子在胞中,吸呼之气从脐上通于母之息,……故曰胎息……孕者,气之聚,融结土肉之内,如妇人之怀孕也。育者,气之生动,分阴分阳,开口吐唇,如妇人之生产也。……夫山之结穴为胎,有脉气为息,气之藏聚为孕,气之生动为育,犹如妇人有胎、有息、能孕、能育。


二者认为所谓“穴”,就是能受精,怀孕的地方,比喻为女性的生殖器。只有这样的地方,才有“胎”即生命的居所,有了“胎”,才能与大父母相通气息,即所谓“息”,有了“息”,才能生旺休囚,机运无穷,产生“育”,从此生命就诞生了。“穴”揭示出一个生命的孕育过程,如妇女受精,十月怀胎一样的道理。


明人缪希雍在他的《葬经翼》中对穴位是女性的生殖器的象征,更是发挥得淋漓尽致,在“天心十字图”中,他指出:


横斜直撞金斗口,天心十字口啣杯。

若能会得三龙水,也须龙水荫鱼腮。


结穴有横有斜,有直之不同,而皆有天心十字至中之位,名之曰金斗口,即葬口也。不问横斜直,皆要详看三龙水,后倚其分而前亲,其合放棺十字上,斗口之中,令金鱼水滋荫乎两腮之间,乃为穴之的也。


“三合水图”云:

 

个字毬簷水贴身,荫腮二合浅和深。

向应只明三合水,会得此法直千金。

点穴依一合水,浅深依二合水,立向依三合水。


“八字之图”云:


化生脑盖要分明,八字从来大小生。

个字三义横外生,毬簷切莫要锄深。

立穴先看大八字,下便是小八字,从此生脑生来,即三义个字名曰毬簷开,井不可锄深,恐伤龙也。


刘沛林认为风水穴位呈现的是一幅女性生殖图,它由金斗口、天心十字、毬簷、鱼腮、化生脑、分水、合水、圆球、蟹眼、葬口、虾须、蝉翼、球髯、合襟、明堂、左龙、右龙等部分构成,这些暗示性的词语,使女性生殖器的原型暴露无遗。


把风水之穴位比喻为女性的生殖器即女阴,这是风水中密不示人的地方,这也是风水走向神秘化的最后归宿。风水师要找的那块地,在与天地互渗中所领悟到的是人本身,由于它笼罩着一层神秘的光环,使原本简单的地形,赋予它更神圣的意义,因此穴位就成为风水中最重要的地方。


那么,如何才能找到“穴”呢?


南唐何涛《灵城精义·形气》认为穴必须在阴阳交媾之处才能审得:


龙势必得阴阳雌雄媾会之处,而始成胎,认气者所当审也。


为阴阳交媾之所,方可受穴。


《青囊奥旨》说天地化生之秘密就在于雌雄相交:

雌为阴,雄为阳,二气也。而以雌雄言者,犹夫妇之义也,夫妇媾而男女生,雌雄交而品物育,此天地化生之大机也。故杨公首看龙家之雌雄。


明人缪希雍《葬经翼》云:


要以先审向背,次察精粗。枝干既得,主从因之。四应有情,分合无谬。众势既得,沙水自朝。起自分龙,至于入穴。山水互交,由大及小。由外及内,直至入首动气。小明堂分合分明,则枕圆向尖,眠乾就湿之道,得而风蚁水三害不侵,天地之生机显,而穴无所逃也。


“穴”一旦得阴阳雌雄媾会,便可成胎,形成生气。胎的形成对人来说,就是男女交媾,形成胎息,孕育生命;穴的形成对风水来说,就是阴阳交媾,形成生气。所谓“阴阳”,是指事物对立的两个方面,是道的两极,对人而言是指男女,对自然而言是指天地、山水、云雨等。所以阴阳二气交感,就指男女交感、天地交感、山水交感,男女交感之处就是人的“穴位”所在之处,天地交感之处、山水交感之处就是风水的“穴位”所在之处。如何交会?便是《葬经翼》所言:“由外及内,直至入首动气”。风水之穴与人之穴,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即为生气之处,万物萌生之区。


否则,若于其间不遇雌雄交媾,何以成胎,故当行到气盛处,须跌断过峡,一俯一仰而成胎。伏乃成交媾,此去方有生育,若无胎伏前去,必不变化,便是纯阳纯阴,无生机矣。


这种把风水穴位比喻为女性的生殖器,我以为与宇宙的生成之道无不关系。万物的产生源于元气的出现,但有了元气,还不会产生万物,只有从元气中分离出阴阳二气来,阳者刚,阴者柔,阳者动,阴者静,阳气上浮,阴气下降,二者相互交感,于是才出现天地、日月、男女等物质形态。万物皆秉赋阴阳,天是阳,地是阴,男是阳,女是阴。天地是一个宇宙形态,天气下降,地气上升,二气交感,于是产生雷雨;男女亦是一个宇宙形态,男女相交感,于是一个新的生命就孕育了。男好比宇宙中的阳气,女好比宇宙中的阴气,二气交感,产生生命,但生命是从哪里产生的?生命是从女性的生殖器中诞生的,女性的生殖器,再现了不可见的宇宙万物的生成之门。女性的生殖器,是实实在在的一个生命发生器。风水师把大地的穴位的形状,划定为是女性的生殖器的投影,其用意则是暗示此地如同女性生殖器一样,充满生气,有了生气,对一个人来说,还是对一个城市、国家来说,才会延续不绝。


历代风水师在寻找最佳穴位时,总是踏遍青山,如遇山水交汇、阴阳相融,山自无穷远处而来,悄然而止,水自烟云中而来缠绕之,山伏而吻水,水缠而情生,山得水而放纵,水得山而稳固,就在山水一俯一仰之处,则为生命萌生之穴。如果山水不相交,山脉无根,延续无序,水自流往他乡而不归,则不言穴。

 

紫禁城龙穴之二:

 

后廷三宫象征天地阴阳交通

明永乐时人徐善述《人子须知资孝地理学统宗》一书说北京城的龙脉起自昆仑山,至天寿山后,便一落平洋,前面是一望无际的大平原,元气遇此,最易飘散,故须于平洋上筑山引水,才能锁住元气。

南唐何涛《灵城精义》云:盖平洋之地,一以水之界合为龙,故聚水归堂乃为有情,故收下聚之气者,妙在用水。


南唐何涛《灵城精义》又云:山归成龙,水归成穴,正以堂之聚处为水所归耳。


紫禁城的万岁山和金水河作为人工建造,具有“山归成龙,水归成穴”,使气“来山凝结”、“止水融会”的功能,它可以把生气关锁在万岁山与金水河之间,符合北有山,前有水的山水环抱的条件。在万岁山与金水河之间建紫禁城,紫禁城外建皇城,皇城外建内城、外城,城廓层层包围,使生气永驻紫禁城中。


具备了这两个条件,还不能找到紫禁城的穴位所在地,最重要的是紫禁城的穴位必须符合“天地交通”、“阴阳交会”的条件。我对紫禁城的建筑组团,经过仔细而认真的考察后,终于悟出乾清宫建筑组团是紫禁城的穴位所在地,而交泰殿就是紫禁城的穴位:


第一、乾清宫建筑组团隐含有“天地阴阳”的思想乾清宫建筑组团位于中轴上,它由六座门和三大宫殿组成即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以及乾清门、坤宁门、日精门、月华门、隆福门和景和门组成,这些建筑组成了一个封闭的四合院,即俗称为“后宫”。关于乾清宫建筑组团的形成,有它的风水思想来源,南唐何涛《灵城精义》中的一段文字就是它的蓝本:


古人建都立国,南面而治,位于四正。正以乾南坤北,正天地之位,离东坎西,应日月之门,于地势为宜,非故去阴而取阳。


古人建立国都,其目的是为了“南面而治天下”,因此,方位的确定十分重要,乾南坤北以正天地之位,离东坎西以应日月之门,故紫禁城南为乾清宫,北为坤宁宫,东为日精门,西为月华门,天地日月备于此矣。


乾清宫、坤宁宫、日精门和月华门,汉代刘安《淮南鸿烈》一书中的一段话是其取名的由来:


道始于虚廓,虚廓生宇宙。宇宙生气,气阳者薄靡而为天,重浊者凝滞而为地。天地之袭精为阴阳,阴阳之专精为四时,四时之散精为万物;积阳之热气生火,火气之精者为日;积阴之寒气为水,水气之精者为月,日月之淫精为星辰。


道始于虚无,虚无产生宇宙,宇宙出现气,气搅动又判为阴阳二气,气轻者上升而形成天,故曰乾清,重浊者下降而形成地故曰坤宁。天地是由阴阳二气相交会而产生的,阳气凝积产生火,而火的精者为日,故曰日精;阴气凝积为水,而水的精者为月,故曰月华。乾清宫建筑组团陈述了宇宙的形成过程,其阴阳二气是万物产生的根本。


乾清宫建筑组团隐含“天地阴阳”:乾是天,天是阳,日亦为阳,坤是地,地是阴,月亦为阴,反映了古人所追求的“天地正位,阴阳和谐”的思想,即“取天地,配阴阳”来建造房子的思想。


第二、乾清宫建筑组团符合“天地交通”的原则


交泰殿为天地交通之处。在后三宫的布局中,乾清宫位于前即南,坤宁宫位于后即北,交泰殿处于二者之中。


乾清宫出自乾卦,《易传·彖传》说: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


《易传·象传》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坤宁宫出自坤卦,《易传·彖传》说: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


《易传·象传》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易传·说卦传》说:乾,天也,故称为父;坤,地也,故称为母。乾清宫象征天,坤宁宫象征地。


但古人又认为天地不是各自孤立,不相关联的,二者是相互交通的,《易传·彖传》说:“二气感应以相与……天地感而万物生”,“天地氤蕴,万物化醇;男女媾精,万物化生。”《荀子·礼论》说:“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故《易传》中有泰卦,交泰殿就出自泰卦,泰卦是由乾卦和坤卦合成,乾下坤上,乾内坤外,《易传·彖传》说:泰,小往大来。吉,亨。则是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内阳而外阴,内健而外顺。


《易传·象传》说:天地交,泰。后以财成天地之道,辅助天地之宜,以左右民。


乾为天,天为阳,坤为地,地为阴,天地之道即阴阳之道,乾清宫、坤宁宫法天象地。乾为纯阳,坤为纯阴。阳为大,阴为小。在六十四卦(六画卦)中,以内外卦而言,由内而外曰“往”,由外而内曰“来”。乾下坤上,小往大来,谓之“泰”卦。“泰”卦的卦辞是:“小往大来,吉亨。”其卦为阴阳相交之象:阳气轻盈上升,阴气重浊下降;二者一上一下,谓之交合。乾清宫和坤宁宫,二者合起来就是一个“泰”卦。交泰殿意指天地交泰,以实现“天地交而为泰”的理想。


第三、交泰殿内悬轩辕镜象征阴阳二气相交会


乾为天为阳,坤为地为阴,天地交通之处,本身就是阴阳交会之地,但事物远非这么简单。我发现在后寝三宫中,只有交泰殿宝座上方悬轩辕镜,乾清宫与坤宁宫无轩辕镜,这是为什么?在前朝三大殿中,中和殿无轩辕镜,保和殿亦无轩辕镜,只有太和殿才悬轩辕镜,这又是为什么呢?交泰殿与太和殿二者所代表的意思是否是一样的呢?


交泰殿前有乾清宫代表天(阳气),后有坤宁宫代表地(阴气),交泰殿意谓为“天地交而为泰”即指天(乾)地(坤)即阴阳二气在此交汇,天地才能太平,即所谓“乾清”和“坤宁”。交泰殿悬轩辕镜象征天地阴阳交汇。


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之意源于《周易》所云“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和太和,乃利贞。”“太和”之意,朱熹解释为:“大和(太和),阴阳会合、冲和之气也。”


所以交泰殿和太和殿内悬轩辕镜,象征阴阳和谐,永远融洽无偏,意指阴阳交汇。


那么,轩辕镜指的是什么呢?


轩辕镜,取象于天上的轩辕星,其形状为悬挂在大殿天花板正中藻井龙嘴下的一颗巨大的白色金属球体。《春秋合诚图》称:轩辕星主雷雨之神。


《史记》称轩辕为黄龙之体,唐代张守节注云:轩辕十七星,位于北斗星之北,主雷雨之神,阴阳交感。激为雷电,和为雨,怒为风,乱为雾,凝为霜,散为露,聚为云气,立为虹霓,离为背璚,分为抱珥。


轩辕星主雷雨,表现为“云行雨施”和“激为雷电”,这种自然现象,实际上就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阴阳相交”的表现形式。


《朱子全书》云:天地初间,只是阴阳二气。


《古今图书集成》亦云:天气上,地气下,阴阳交通,万物齐同。


天地为阴阳二气,阴阳交会,即是“云行雨施”,故《易》云: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行。


清代朱骏声注云:阴升阳降,天道行也,坤升于乾曰云行,乾降于坤曰雨施,阴阳和均,而得其正,故天下平。

 

晋代郭璞《葬经》称“云行雨施”为阴阳二气:夫阴阳之气,噫而为风,升而为云,降而为雨,行乎地中,而为生气,生气行乎地中,发而生乎万物。


“云行雨施”就是天之阳气下降,地之阴气上升,阴阳相交,天地相融,升而为云,降而为雨,为生命之源。

 

所谓“激为雷电”,《理气会通》云:电者,阴阳相轧,雷者,阴阳相击也。


《淮南鸿烈·天文训》亦云:阴阳相薄,感而为雷,激而为电。


“激为雷电”同样是阴阳二气相交所产生。


至此,可以说轩辕星表面上主雷雨,实际上主阴阳,故被司马迁称为“黄龙之体”。在交泰殿悬轩辕镜,以象征天地阴阳二气在此交会。而乾清宫属纯阳,坤宁宫属纯阴,所以二者没有悬挂轩辕镜。


在交泰殿悬轩辕镜,还隐含着更深层的意义,中国古代哲学讲究矛盾的对立统一,天地阴阳相交,和则万物咸亨,逆则淫雨横行,雷电伤人,故《易》云:

天地解而雷雨作。


汉代董仲舒“以春秋灾异之变,推阴阳,所以错行,故求雨闭诸阳,从诸阴,止雨反是” 。


故交泰殿设轩辕镜,不仅隐含着天地阴阳在此交会,而且还暗示着“天下太平”之意,以符合“天地交而为泰”的思想。故下面所引这段话,则是古代哲学思想追求的最高境界:天地之气,莫大于和,和则阴阳调,日夜分,故万物春分而生,秋分而成。生与存必得和之精,故积阴不生,积阳不化,阴阳交接,乃能成和。


解密北京中轴线风水

 

众所周知,已有3000多年城市历史的北京城的建设是以“中轴线”为中心左右分布的,作为全世界最长,也是最伟大的南北中轴线,众多知名建筑皆结晶于其上。虽然实际显示的中轴线为南起永定门,北至钟鼓楼,距离长约7.8公里。但自古在人们的心里,它是一条无限延长,传承着中华文明的龙脊。但是人们又为何会以这条线为中华脊梁呢?

  北京城及中轴线建立于元朝,中国几千年的社会、文化发展表明,任何朝代的皇家礼仪、汉民族的传统在重大建筑中始终将风水学视为压倒一切的首要因素。国都设计、建造中的中轴线的确立自然更是关键节点所在。

  因此,古人按照风水学术把周天360度分为二十四个等分,其中以磁北零度分划线正负7.5度范围为子山向,以此将中轴线立于偏子午线二度十多分庚子相旺向内的位置,并依据“孤阴不长,孤阳不生,以平衡和合为最上”,建筑依轴线向四周对称分布,与四周建筑呈“中”字形来强调封建帝王的中心地位,意为“世界中央之国”。又依据“九”在风水学中为“终极、完美”之意,在中轴线上耸立九座城门,同时也寓意着帝王的“九五之尊”。之后,就在这条龙脉之上,经历着三十几位帝王的更替,中华上风上水的古文明也依此传承至今。

  如今,这条龙脉的风水之势已为在它之上或靠近它的多数建筑赋予了无上的价值,成为了一条“黄金之脊”。而在这条龙脉的南端,固安之上的一座低密度百万平米大盘——龙·TOWN,正汲取着这种优势,以西班牙的建筑风格与中国的风水文化相容,在这条东方龙脉之上打造一处西班牙的生活圣殿。

 

北京中轴线风水的再解密

已有3000多年城市历史的首都北京的建设是以众所周知的“中轴线”为堪舆风水的大势规矩,融中国传统文化概念,特别是民族融和、长城文化精髓以及包容和开放的伟大胸怀,精心设计、建造的结晶。


  对中国北方文化重要发祥地的长城文化有着特别研究的张谷林先生最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说。他说,这是他对长城文化研究的最新成果之一。


北京中轴线的再解密


北京中轴线的再解密

 

 


  北京,即元大都,始建于1267年,1285年完工,历时18年。以“中轴线”为建城依托的理念得到了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和多位科学界人士的赞誉。梁思成认为,“中轴线”是“全世界最长,也是最伟大的南北中轴线。”“北京独有的壮美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前后起伏左右对称的体形或空间分配,都是以这条中轴为依据的。”


  张谷林认为,元代大都(北京)在实际设计、建设过程中,首先选定了大都城建的“中心点”——钟鼓楼,并确定了自钟鼓楼至丽正门(今正阳门)的中轴线,十分准确体现了都市设计中的儒家文化传统和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2004年,中央电视台《走近科学》栏目曾播出了《解密北京中轴线》的节目。该节目提到,有的科学界人士认为自元代开始的大都中轴线指向元上都(今内蒙正南旗一带),并将大都通过“偏移的中轴线”与上都连接起来,“这可能是元代统治者定都建城的机密考虑之一。”这样的“解密”或许有一定道理,而且,这种“解密”似乎是目前对“中轴线”走向的唯一解释。


  中国几千年的社会、文化发展表明,任何朝代的皇家礼仪、汉民族的传统在重大建筑中始终将风水堪舆视为排他性的,是压倒一切的首要因素。国都设计、建造中的中轴线的确立自然更是关键接点所在。尽管元代建城的中轴线是一条与现代经线并不完全一致的直线(即偏移的中轴线),元代之后的明清两代的20多位帝王却都仍在大都城建中沿袭了元代建国都“中”的理念,将城市建设实际利用的中轴线穿越了一系列城门、城墙和皇家宫殿,而如果将四周的城门用线连起来,则成了汉字的“中”。


  到了明代,北京中轴线更是南起外城永定门,经内城正阳门、中华门、天安门、端门、午门、太和门,穿过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请宫、坤宁宫、神武门,越过万岁山万景亭,寿皇殿、鼓楼,直抵钟楼的中心点。当然,这其中的部分门或宫殿已不再存在。


  因此,将大都建设“中轴线的偏移”解释为只是“指向上都”至少并不全面。因为,任何一位明清两朝的帝王都不可能接受这样的堪舆观念。


  张谷林认为,这里的关键在于:元大都设计、建筑的中心点、中心点向南延长的中轴线的确立以及都城城门的总体规划基本是按照汉族传统文化的理念设计的,因而,更容易得到明清帝王的认可。


  首先,建议在北京建都以及主持大都城址的选定、宫城的规划等建城工作的是三位著名的汉儒(刘秉忠、赵秉温和郝经)。他们不仅是忽必烈信任的重臣,也都是精通《易经》和堪舆学的大师。


  按照《元史.刘秉忠传》和刘秉忠本人所撰的元代著名堪舆大作《平砂玉尺经》,以刘秉忠为首的设计、建设者们将大都定位为风水、经纬、礼制结合,即妥善处理“山川形势”、“城郭经纬”和“朝市之位”的关系。刘秉忠提出的大都建设指导原则是“盖地理,山有形势,水有源泉,山则为根本,水则为血脉,自古建邦立国,先取地理之形势,生王脉络,以成大业。”


  实际上,元代大都城名以至元朝国号也都是根据《易经》的定义而来。刘秉忠也是献议国号的关键人物。

 

 

皇陵圣地天寿山

山高壑远河水清,
寿山圣地藏皇陵。
红墙绿瓦深山处,
翠雾仙林住鬼神。

皇帝建陵选址最讲“风水”,十三陵所在地被认为是风水宝地。北京的龙脉源自万山之祖的昆仑山,北京龙脉所在的北干龙是天下最长的龙脉,昌平的天寿山正居于北干龙的“龙结”。大明王朝的紫禁城和十三陵之风水同属一脉,彰显出明朝统治者意欲利用风水永统天下的谋略和雄心。明十三陵自然环境具有青山环抱、明堂开阔、水流屈曲横过的特点,而各陵所在位置又都背山面水,处于左右护山的环抱之中。其自然景观显得更为赏心悦目,更能显示皇帝陵寝肃穆庄严和恢宏的气势。
明朝人叶盛在《天寿山记》里作了这样的描写:皇陵(今十三陵所在地)山川形势壮丽,发源自昆仑山,通过华山、太行山等著名大山绵延数千里一直延续到北京西山。天寿山与这绵延数千里的龙脉属于同一脉络,且位于北部中国的正中,的确是最为壮美的地形,天寿山也正是天下众山的主山。明人李贤则在《大明一统志》中这样描述天寿山“形胜”的具体特征:“至此,群峰耸拔,若龙翔凤舞,自天而下,其旁诸山,则玉带、军都连亘怀抱,银山、神岭罗列拱护……实国家亿万年永安之地。”。

不识天寿山真面目,在很大程度上与云雾有关。天寿山的雾在山下看是云,远望像是缠绕腰间的轻衣薄纱。当人们在山上看雾,四周茫茫一片,不但远处的峰石草木于雾中亦隐亦现,自己都是常常处于浓雾之中。天寿山的云海变幻多姿,深受人们喜爱。清代作家张维屏写道“瞬息之间,弥漫四合,其白如雪,其软如绵,其光如银,其阔如海,薄或如絮、厚或如毡、动或如烟,静或如波。”由此可见山上的美景,真是令人赏心悦目。

雨过天晴,只见万顷白云转眼间汇成一片汪洋大海。云海茫茫,波涛起伏,青峰秀岭出没在云海之上,变成了云海上的小岛。笼罩在山峰的云雾,就像是披在新娘身上的白色纱幔,云雾弥漫山谷,俯视脚下是茫茫的雾海,好似站在云端天堂一般。天寿山山峰峦林立,峡谷纵横,构成了云雾滋生的天然条件。而小雨纷纷又为天寿山提供了生成云雾的充足水汽,水汽一旦上升和山谷中的气流对冲,就形成了雾气随风飘荡游弋在群山周围。远望天寿山云雾缭绕,白雾青山,云遮雾罩下是绿色的山野,一片静谧一处清幽。

上尽孝道下启后 中国历代皇陵风水选址考证

《易经系辞》云:“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远古时代殡葬极为简易,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对死者的埋葬问题,逐渐发展成为一件大事。今日保存下来的许多重要文物古迹,不少就是坟墓的遗迹遗物,如著名的埃及金字塔,就是四五千年前埃及法老的陵墓。中国至春秋时代时,孔子大力提倡“孝道”,厚葬之风日盛,历代不衰,并逐渐形成一套隆重复杂的祭祀礼仪制度和墓葬制度,以及种种讲究。于是,坟墓被认为是安葬祖宗及父母之首邱,上可尽送终之孝,下以为启后之谋。所以上至皇帝,下至百姓,对坟墓的安置均格外重视。而作为为人择地卜葬的堪舆家(风水师),更以阴宅为先务之急。

 

 

风水理论认为,祖墓的风水,会影响后人的命运;而一国之君陵墓的风水,则会影响整个国家的命运。历代的皇家陵寝都十分重视选择陵穴,以图皇权永固。皇陵一般都位于京师附近,如西周、秦、汉、隋唐均以长安为京师,故此这五个朝代的皇陵大多集中于长安附近;而元、明、清三代均以北京为京师,所以这三代的皇陵皆位于北京附近。

唐朝帝王陵墓区,分布于关中盆地北部,陕西渭水北岸之乾县、礼泉、泾阳、三原、富平、蒲城一带山地,东西绵延三百余里。唐陵的特点是“依山为陵”,不象秦汉陵墓那样采取人工夯筑的封土高坟,而开“山陵”之先河。十八座唐陵中,仅献陵、庄陵、端陵位于平原,余均利用天然山丘,建筑在山岭顶峰之下,居高临下,形成“南面为立,北面为朝”的形势。

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位于陕西省礼泉县东22公里的九峻山主峰,九峻山山势突兀,海拔1888米,南隔关中平原,与太白、终南诸峰遥相对峙。东西两侧,层峦起伏,沟壑纵横,愈加衬托出陵山主峰的险峻雄伟。除了四周山峦的护卫之外,更有泾水环绕其后,渭水萦带其前,山水具佳,愈加显得气势磅礴,蔚为壮观。

由昭陵主峰迤逦而南,有167座功臣贵戚陪葬墓,占地约30万亩。李世民的玄宫居高临下,陪葬墓列置两旁,衬托出昭陵至高无上的气概。

 

 

乾陵是唐高宗李治与女皇武则天的合葬陵,坐落在乾县西北的梁山上。据《新唐书?高宗本纪》记载,李治于光宅元年(684年)葬于乾陵,神龙二年(706年)重启乾陵墓道,将武则天合葬于墓中。梁山海拔1049米,呈圆锥形,山巅三峰耸立,北峰居中最高,即乾陵地宫所在,为陵之主体,与九峻山遥相比峻。南面两峰较低,东西对峙而形体相仿,犹如天然门阙华表捍陵。上面各有土阙,望之似乳头,俗称“奶头山”。梁山东有豹谷,西有漠谷,整个地势似一个头北脚南仰卧在大地上的人体。乾陵因山为陵,以山为阙,气势雄伟,规模宏大,陵园有内城外成之分。内城的南、北、东、西城垣基址程度分别为1450米、1450米、1582米和1482米,城垣均为夯筑而成。内城四面各开一门。陵园内有石刻群,除内城四门各有一对石狮,北门立六石马(今存一对)外,其余石像均集中排列在南面第二、三道门之间……从南至北,计有华表、翼兽、鸵鸟各一对,石马及牵马人五对;石人十对,还有无字碑、述圣碑和六十一个“蕃酋”像,丝毫不减皇宫之气派。

北宋帝王陵墓,从宋太祖赵匡胤父亲的永安陵起,至哲宗赵煦的永泰陵止,共计八陵,集中于河南巩县境内洛河南岸的台地上。陵区以芝田镇为中心,在相距不过十公里的范围内,形成一个相当大的陵区。

北宋王朝建都开封,陵区却设在巩县,远离京师汴京,其主要原因是这里山水秀丽,土质优良,水位低下,适合挖墓穴和丰殓厚葬。陵区南有嵩岳少室,北有黄河天险,可谓“头枕黄河,足蹬嵩岳”,是被风水家视为“山高水来”的吉祥之地。

宋代帝陵在地形选择上与别代迥异。历代帝陵或居高临下,或依山面河,而宋陵则相反,它面嵩山而背洛水,各陵地形南高北低置陵台于地势最低处。原来,在宋代盛行与汉代图宅术有关的“五音姓利”风水术,该风水术把姓氏按五行分归五音,再按音选定吉利方位。宋代皇帝姓赵,属于“角”音,利于壬丙方位,必须“东南地穹,西北地垂”。因此宋代各陵地形皆东南高而西北低。


明代以后,风水学特别重视关于山川形胜的形法,因而明清两代的帝陵风水格外讲究,加之建筑的配合,皇陵的选择与规划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

 明十三陵,位于北京西郊昌平县北十里处,自公元1409年开始修建长陵,至1644年明朝灭亡,十三陵的营造工程历经二百余年,未曾间断。燕王朱棣在南京登上帝位以后,即打算迁都北京。永乐五年(1407年),皇后许氏死,朱棣没有在南京建陵,而是派礼部尚书赵江和江西风水名师廖均卿等人去北京寻找吉壤。

朱棣派出的人马足足跑了两年时间,才找到几处可供选择的地方。据说,最初选在口外的屠家营,但因皇帝姓朱,“朱”与“猪”同音,猪要进了屠家定要被宰杀,犯地讳不能用。另一处选在昌平西南的羊山脚下,因后面有村叫“狼口峪”,猪旁狼则更危险,也不能用。也曾选过京西的“燕家台”,可“燕家”与“晏驾”谐音,不吉利。京西的潭柘寺景色虽好,但山间深处,地方狭窄,没有子孙发展的余地,也未能当选。到永乐七年,最终选定了由江西风水师廖均卿等人选定的现在这片陵区。

清东陵位于京东燕山南麓的遵化马兰关附近,它北依昌瑞山,南屏金星山,东傍鲇鱼关,西依黄花山,共有陵墓14处,葬150多人。

 

 

关于东陵的选址,流传着一段顺治帝亲自卜地的故事。自从顺治皇帝进了关,在北京立都坐殿后,他的母亲孝庄皇太后和叔父多尔衮就派人四处选陵地,先后有两批钦天监大臣和风水名师来过京东一带,他们均看中了这块宝地,回京禀报皇帝后,顺治帝非常高兴,表示要亲自前往审视。时隔不久,顺治皇帝由众多侍卫大臣和八旗健儿簇拥着出外狩猎,他们一路纵马扬鞭来到了京东的燕山山脉,跃上了凤台岭之巅。顺治帝登高远眺,向南望,平川似毯,尽收眼底。朝北看,重峦如涌,万绿无际。日照阔野,紫霭飘渺。真是山川壮美,景物天成。顺治帝前瞻后眺,左环右顾,发出由衷的赞叹。他反身下马,在凤台岭上选择了一块向阳之地,十分虔诚地向苍天祈祷,随后相度了一块风水相宜的地势,对左右的侍臣说道:“此山王气葱郁,可为朕寿宫。”说着,将手上佩带的白玉扳指取下,扬下山坡,道:“落地之处定为穴”。于是群臣在扳指停落的地方打桩作记。后来,当真在这里建起了清东陵的第一座陵寝,即顺治皇帝的孝陵。

孝陵背靠昌瑞山主峰,左右两翼为天然砂山,整座山陵北高南低,顺势而布,节奏鲜明,气势雄伟。为了防止汛期山洪冲毁陵墓,不仅在建筑之下打桩加固,而且修建了整套的排水系统。地上利用天然的倾斜地势设置了排水明沟,使雨水排泄通畅。陵区之水通过明沟暗渠,全部汇集于隆恩门外的神路桥下,再由两边水道顺势排泄出去。可见孝陵风水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古代中国人的选址的科学性和建筑技术的高明。

古代的风水选址,除了生态、实利功能以外,还是一门艺术,其对环境景观的组织是十分重视的。在古代,万物有灵的观念导致了山川自然崇拜,并逐渐发展成为敬祀天地日月山川的国家祀典。人们崇尚自然,热爱自然。“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又指导着人们以人的精神、人伦道德及社会秩序拟态于自然,并以此寄托他们的生活理想。所以在风水的观念中,也常包含着一种追求优美的、赏心悦目的自然和认为环境思想。

[揭密第四者]揭密历代定都的风水依据

查看更多O型血相关内容,请点击O型血
推荐访问:解密游戏 揭秘十二生肖谁总是能逢凶化吉 揭秘李世民冷落武则天12年的真相 揭秘为什么古代五月份出生的人都会被嫌弃 揭秘空军歼击机
十二星座 星座运势 心理测试 塔罗牌 周公解梦 在线算命 十二生肖 风水命理 血型 星座图片 在线星盘 老黄历 热点资讯